暑假来临,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保护与教育科普馆(以下简称:科普馆)迎来“流量高峰”,一批又一批的中小学生怀揣好奇,开启一场场资源节约利用的探索之旅。场馆内,这些朝气蓬勃的学生们在模型、图片与交互设备之间穿梭,于趣味探索中揭开资源节约利用的“绿色密码”。
今年暑假,科普馆聚焦“资源节约利用”主题,以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垃圾焚烧发电、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四大板块为核心,打造了沉浸式科普课堂。通过动态模型演示、高清科普视频、图文展板解读、趣味互动答题等多元形式,将晦涩难懂的专业环保知识转化为可直观感受、易于理解的生动实践。
“原来圭塘河的碧波荡漾之中,隐藏着污水处理厂再生水的‘魔法’!”在生活污水治理展区,学生们围聚在沙盘前,跟随讲解员的讲述,透过科普视频见证污水从格栅除杂、生物降解,再到深度净化成为再生水的全过程。当得知这些再生水正源源不断补给身边的圭塘河,为城市增添灵动之美时,现场惊叹声此起彼伏。
在大气污染防治展区,政策图解呈现秸秆焚烧条例,揭开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奥秘。“以前认为焚烧秸秆省事,如今才明白,这种做法会造成大气污染。实际上,把秸秆加工成肥料、饲料或转化为能源,竟能创造如此可观的价值!”学生小李在听完《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的政策解读后,不住地点头。
在固体废物资源化展区,电子废弃物的价值引发了学生们的兴趣。当了解到电路板上含有金、银等稀贵金属时,他们深切感受到资源循环利用的巨大潜力。而在垃圾焚烧发电展区一组数据更是震撼全场:长沙黑麋峰焚烧厂一天能处理5000吨生活垃圾,年发电量高达4.14亿度,可满足大约110万名城镇居民一年的用电需求。
“原来垃圾真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一废一纸皆资源,低碳理念入心间!”活动尾声,学生们在留言本上写下感悟。作为寒暑假热门的科普打卡地,该馆已累计接待超万名中小学生。通过融入本土生态治理案例、创新互动体验形式,科普馆正不断擦亮环保教育的名片。未来,它将继续以创新形式讲好环保故事,让低碳节能、循环利用的绿色发展理念在青少年心中茁壮成长。
(文、图:肖薏 一审:孟子博 二审:陈雁里 三审: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