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中国环境科学》青年学术会议在长沙召开。作为环境毒理与健康分论坛的联合主办单位,环境监测学院院长黄钟霆以分论坛召集人身份向全国同行介绍了学校在环境健康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引发了与会者的关注。
聚焦环境健康,打造特色职教品牌。长沙环保职院始终紧扣国家生态环保战略需求,此次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联合主持“环境毒理与健康”分论坛,汇聚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新污染物治理、环境暴露评估、健康风险防控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交流。黄钟霆院长在分论坛上专题汇报了学院参与的“望城环境健康试点”工作,重点介绍了学院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积极参与构建“监测-评估-干预”技术体系的探索,为区域环境健康管理提供可借鉴的职教思路。
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生态治理。学院依托“环境监测技术”省级重点专业群,积极推进教学实践与真实项目相结合。在望城试点工作中,师生团队深入一线,运用智能监测设备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参与对区域内典型环境健康风险源的调查与追踪,并致力于开发更适用于基层应用的快速检测方法。试点工作中的部分实践经验和发现,已为长沙“十四五”环境健康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同时,学院正积极深化与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的合作,今年上半年成立了生态环境部环境健康评价重点实验室湖南实验室。该实验室旨在搭建高水平技术平台,未来将重点聚焦于环境健康领域的技术应用研究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创新引领,培育绿色技术工匠。会议期间,学院展示了在环境健康职业教育领域的特色做法与发展方向。学院坚持“课岗赛证”融通培养模式,注重将行业标准、岗位技能、竞赛要求和职业资格证书融入教学。学生团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环境检测与监测赛项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众多校友已成为基层环保一线的技术骨干力量,这一育人模式成效显著。学院目前正积极规划与推进环境健康相关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包括探索开发重金属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虚拟仿真教学模块和环境健康风险可视化决策辅助工具等,以提升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黄钟霆表示:“职业院校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的三维联动,积极推动环境健康领域‘岗课融通’标准建设与实践,为美丽中国建设培养更多‘精监测、懂评估、会防控’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此次学术会议彰显了长沙环保职院“小切口、深耕耘”的办学特色。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新污染物治理等新兴领域深化产教融合,为区域绿色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图、文:陈安琪 一审:马楠阳 二审:陈安琪 三审:王妍、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