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践行环保理念,“青野绿迹”志愿服务队于4月25日携手蓝光河畔幼儿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手拉小手”主题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趣味知识科普、创意手工制作和互动游戏等形式,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感受艺术创作魅力。
垃圾分类小课堂:绿色种子种心田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化身“环保讲师”,通过生动有趣的实物展示和互动问答,向小朋友们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与分类方法。“果皮属于厨余垃圾,塑料瓶是可回收物!”孩子们高举小手踊跃抢答,现场气氛热烈。接下来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玩起了“垃圾卡片分类赛”游戏,通过四色迷你垃圾桶道具进行模拟实践,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原来垃圾分类这么有趣!”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道。
创意手工坊:巧手生花绘童心
在手工环节,志愿者们设计了“环保花艺”和“古风团扇”两大主题。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用废旧纸张、落叶和干花制作出独具匠心的环保花束,将“变废为宝”的理念融入指尖艺术;另一边,素色团扇在孩子们的画笔下焕发生机,荷花、锦鲤、青山绿水等传统意象跃然扇面,传统文化与环保意识在创作中悄然交融。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一件件充满童趣的作品承载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
趣味春日会:环保能量齐传递
互动游戏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垃圾分类接力赛”中,孩子们化身“环保小卫士”,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将各类“垃圾”精准投递至对应区域;“环保知识看看看”更是点燃了全场的热情,孩子们在志愿者提出的竞答中巩固所学知识。获胜队伍获得了志愿者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环保勋章”,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将勋章带回家,争做家庭垃圾分类“监督员”。
“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和快乐,更让我们感受到志愿服务双向奔赴的力量。”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钰苓表示,未来将继续创新形式,搭建更多青少年社会实践平台,让志愿精神与环保理念在“大手拉小手”的温暖互动中薪火相传。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举着亲手制作的花束与团扇合影留念,灿烂的笑容与多彩的作品共同绘就了这个春日最动人的画面。
(文:李洁羽 图:樊紫妍 一审:张钰苓 二审:赵甘林 三审: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