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学校教师、湖南省绿色卫士名师宣讲团成员杨茜走进邵阳学院,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为百余名师生带来一堂沉浸式生态文明公开课。这场以“理论-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为特色的宣讲活动,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化作可触可感的生动实践,在青年学子心中播撒绿色火种。
“守护资江的渔民把渔网改造成河道垃圾打捞器,崀山脚下村民用竹编技艺制作生态垃圾桶,这些‘土办法’里藏着生态治理的大智慧。”杨茜以邵阳本地生态保护典型案例为切入点,通过《资江守护者日记》《十八峰生态修复图鉴》等影像资料,向师生展现十年间“一江碧水出邵阳”的生态蝶变。
在校园循环利用实践探索环节,“校园设置纸张回收箱,通过纸张分类回收、创意手工制作等方式提高废纸的利用率;积极推广塑料分类回收、电子废弃物的处理与再利用,通过设立回收点、举办环保讲座和工作坊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将生态理念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日常实践,让环保教育突破传统课堂边界。”杨茜以邵阳学院的创新举措为例,呈现了生态教育的生动范式。
“垃圾分类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文明习惯养成的过程。”宣讲特别设置的情景剧环节,学生志愿者演绎的《垃圾分类进化史》穿越三个年代,从1980年代“一包丢”到2020年代“智能分拣”,再到未来生态社区的“零废弃生活”,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纵深。
(一审:谭竹 二审:佘平 三审: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