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院要闻

从关税博弈到青年破局:黄凤莲校长解码中美关系“必答题”

作者:​ 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红蓝 时间:2025-05-14 10:10 浏览:

5月12日下午,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黄凤莲走进思政课堂,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主题为“探寻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的《形势与政策》课。这堂课以其深刻的内容、生动的讲解和独特的视角,为师生们深入剖析了中美关系的现状、挑战与未来方向,激发了青年学子在百年变局中勇担使命的坚定信念。

黄凤莲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为切入点,指出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并由此引出中美经贸摩擦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远影响。她立足国际视野,结合详实数据与鲜活案例生动阐释了关税战“损人不利己”的本质,强调中美经贸合作“压舱石”作用的重要性。

在回顾中美关系跌宕历程时,黄凤莲列举了美国对华贸易战、科技封锁、涉台问题及涉疆谎言等热点问题,揭露美国对华战略认知偏差带来的负面影响。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美关系“三大原则”——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以及“四条红线”的底线思维,强调“战略认知是扣好中美关系的第一粒纽扣”,唯有超越零和博弈的“大海思维”,才能实现共赢。

在讲到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5年5万”中美青年交流计划等实例时,黄凤莲驳斥美西方所谓“产能过剩论”,指出中国新能源技术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时代机遇。她特别提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麦当劳在华扩店等合作成果,印证了“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大事”的深刻内涵。

黄凤莲以习近平总书记“中美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为引,寄语青年学子:“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百年变局的交汇点,你们不仅是中美关系的见证者、参与者,更是塑造者。”她提出三点期许:一是站位全局,读懂“国之大者”的深刻逻辑;二是坚守底线,以理性智慧捍卫国家主权;三是拥抱未来,以青春之力架设共赢之桥。

课程结束后,现场师生报以热烈掌声。有学生表示:“校长的讲解让我深刻认识到,青年一代的理性与创造力是打破偏见、推动合作的关键力量。我们要以‘大海思维’拥抱世界,用实际行动书写和平发展的时代答案。”

本次课程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思政金课,更是一次立足国际视野、扎根中国实践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变局交织的时代,黄凤莲的授课为青年学子指明了方向: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坚定清醒的立场,在维护国家利益与促进全球合作中贡献青春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青年的力量。

(文:黄红蓝 图:郭环 一审:郭环 二审:王旎 三审: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