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吕文明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思政课。
以史为脉:文明根基筑牢文化信仰
“当古埃及文明在风沙中湮灭,当古印度文明在战火中凋零,唯有中华文明如长江黄河奔流不息!”吕文明以诗意的语言带学生穿越万年文化长廊,从贾湖骨笛的远古回响到敦煌壁画的飞天神韵,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到《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生动诠释“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的深刻内涵。他指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方位上,文化复兴既是精神标识,更是战略支撑。”
以例为鉴:鲜活实践解码文化密码
当“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国漫电影火爆全球,当“村T”秀席卷社交网络,当“黑神话:悟空”游戏未售先火,吕文明自信地说:“这些‘破圈’案例证明,传统文化不是尘封的古董,而是创新的富矿!”他带领同学们剖析“文创热”背后的文化自觉,强调新时代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密码,在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领航定向”。
以梦为帆:青春力量续写文化华章
“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你们正是主力军!”在战略展望环节,吕文明用“三个坚持”为青年指明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让红色基因融入文化血脉;坚持创造性转化,让《山海经》的神兽在元宇宙活起来;坚持人民立场,让“村BA”“村超”“村T”绽放乡土文化魅力。他寄语学子:“既要当文化火炬的传递者,更要做文创浪潮的弄潮儿。”
“这堂课让我读懂,文化自信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写在三星堆青铜面具上的智慧,是刻在‘一带一路’上的担当!”一名学生课后激动地表示。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行动,在非遗活化、数字文化创新等领域贡献青春智慧。
这场思政大课犹如一把“文化钥匙”,既打开历史长河的璀璨星空,更照亮青年前行的壮阔征程。当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碰撞,当文化自觉与使命担当交融,新时代的文化强音正在校园上空激越回响。
(文:蒋永其 图:郭环 一审:郭环 二审:王旎 三审: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