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拓展就业渠道,4月19日,副校长毕军平率环境资源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国锋及专任教师一行5人赴浙江诸暨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与多家环保领域龙头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意向,为产教融合注入新动能。
首站调研浙江清湖控股集团:聚焦生态治理技术创新
当日上午,调研团队首站抵达浙江清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该公司依托“中国珍珠之都”山下湖镇区位优势,创新研发“智能生物链治水・靶向养殖技术”,拥有十余项国家专利,专注于富营养水体治理,通过生物法原位清淤、污水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路径,生态水环境修复效果显著,实现“既要珠光宝气、又要碧水清波”。集团总经理郭伟锋对校方来访表示热烈欢迎,陪同参观了企业养殖基地、生产车间、研发中心等核心场所,并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产业布局、技术优势及人才需求。
走进中地净土科技:共商土壤修复领域人才培养
下午,调研团队到访浙江中地净土科技有限公司。集团总经理陈林详细介绍了企业在土壤修复材料生产、环境检测、生态工程等领域的业务布局及人才需求。作为诸暨市唯一专注生态环境修复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依托城西经济开发区“千人计划”产业园平台,建成年产5万吨修复材料生产基地,业务覆盖场地调查评估、修复方案设计实施、环保管家服务等全产业链。
校企双方在座谈中就产教融合展开深度探讨。毕军平介绍了学校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成果,强调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致力于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希望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技术研发等方面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陈林高度认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行业趋势对专业建设、实践教学提出建议,表达了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的合作意愿。
深化合作共识,拓展产教融合新空间
此次访企拓岗成果丰硕,学校与两家企业围绕人才培养、实习就业、技术攻关等领域达成深度共识。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共同开启全方位合作新模式:企业将提供定向就业岗位、开放实习实践平台,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及课程体系优化;学校则依托专业优势,构建“需求导向、产教联动”的育人机制;双方就共建产学研基地、联合开展环保技术攻关等议题深入研讨,着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发展共同体。
此次行动既是学校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的具体实践,更是深化产教融合的积极举措,为服务区域生态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拓展了合作空间。
(文:罗灿 图:童志宏 一审:姚彦昕 二审:刘国锋 三审:张理)